里氏硬度计的测量标准及操作规程 
	  
 
	   里氏硬度计由于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检测迅速和测值准确等特点,在金属硬度的检测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家有关部门也相继颁布了里氏硬度计一系列标准,下面分别做一简单介绍。 
	一.《里氏硬度计技术条件》ZBN71010-90 
	此标准属于行业标准。规定了里氏硬度计的技术条件、试验(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成套性及标志、包装、随机文件等内容。 
	标准规定: 
	1.硬度计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不大于90%;周围环境无振动和无强烈磁场、无腐蚀性介质。 
	2.冲头上碳化钨球的硬度应不低于1500HV。 
	3.误差:示值相对误差不超过±0.8%;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 
	4.里氏硬度与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的换算误差见下表(E=210000N/mm2) 
	
		
			| 
					里氏硬度计 
				 | 
					布氏、洛氏、维氏硬度 
				 | 
					换算误差 
				 | 
		
			| 
					414-531 HL504-605 HL
 642-721 HL
 767-860 HL
 647-712 HL
 | 
					150-250 HB25-35 HRC
 40-50 HRC
 55-65 HRC
 400-500 HV
 | 
					±13 HB±2 HRC
 ±2 HRC
 ±2 HRC
 ±20 HV
 | 
	
	5.成套供应的硬度计应包括:·里氏硬度计冲击装置;·显示装置;·φ90×55相当于800±50HL里氏值的硬度块。 
	二.《里氏硬度计》JJG747-1999 
该标准属于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规程中概述了里氏硬度计的试验原理、冲击装置的技术参数、里氏硬度计的技术条件、检定条件和硬度换算对照值。规程的主要特点为:
给出了各种型号冲击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规定了标准里氏硬度块的技术要求。给出了维氏硬度与里氏硬度在标准试块上的换算值。给出了布氏硬度与里氏硬度在标准试块上的换算值。 
	三.《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GB/T17394-1998 
	此标准为国家*新标准.标准中规定了金属里氏硬度试验的试验原理、符号、试样、试验仪器、试验、试验结果处理及试验报告。标准的主要特点为: 
	规定了试样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表面粗糙度、重量、*小厚度、*小表面硬化层深度和*小曲率半径。说明了对试样进行里氏硬度检验的试验方法。给出了对于多种材料的里氏硬度与其它硬度的转换表,材料包括:碳钢、铸钢、铸铁、低合金钢、铸铝、铜锌合金、铜锡合金、纯铜。 
	四.《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GB/T1172-1999 
	该标准为国家标准。标准中列出了黑色金属硬度与强度的换算值,包括的主要钢系有:不锈钢和碳钢、铬钢、铬钒钢、铬镍钢、铬钼钢、铬镍钼钢、铬锰硅钢、超高强度钢。 
	里氏硬度计中所附带的里氏硬度与强度的换算数据是依据该国家标准得到的。 
	时代公司在1984年国内头个自行开发研制了里氏硬度计产品,20多年来,产品遍布国内各地各行各业,为中国的用户提供的换算数据表均符合上述国家标准;为国外的用户提供的换算数据表符合国际标准的标准。 
	五.里氏硬度计的标定 
	里氏硬度计由于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检测迅速和测量准确等特点,在世界范围的工作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人们的习惯和已延用多年的硬度计量标准,目前在实际进行硬度测试时,普遍使用的还是布氏、洛氏、维氏和肖氏等硬度测试方法。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时代之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硬度计,此公司在1984年国内头个自行开发研制了里氏硬度计产品,其中时代集团公司生产的北京时代里氏硬度计新产品包括一体式里氏硬度计、数显里氏硬度计等无损硬度计。里氏硬度试验方法是近20年才出现的,若完全直接使用里氏硬度试验方法进行硬度测试尚须时日。目前为兼顾里氏硬度计的实用性和传统硬度计量标准的要求,满足硬度测试工作的需要,人们往往要把里氏硬度值转换成布氏、肖氏、洛氏和维氏等硬度值。里氏硬度值是否能直接转换成其它硬度值,这与使用的冲击装置和被测硬度材料是有关系的,建立不同硬度值之间的转换关系,往往需要人们进行大量的工作。附表1、表2: 
	表1里氏硬度计常用冲击装置: 
	
		
			| 
					冲击装置名称 
				 | 
					用途 
				 | 
		
			| 
					冲击装置D 
				 | 
					用于大部分硬度测量 
				 | 
		
			| 
					冲击装置DC 
				 | 
					用于非常局促地方(孔内、圆柱园内)的测量 
				 | 
		
			| 
					冲击装置D十15 
				 | 
					用于沟槽内或凹入的表面硬度测量 
				 | 
		
			| 
					冲击装置E 
				 | 
					用于极高硬度,碳化物含量高的工具钢的硬度测量 
				 | 
		
			| 
					冲击装置C 
				 | 
					用于表面硬化了的部件,表面覆盖层,薄壁的硬度测量 
				 | 
		
			| 
					冲击装置G 
				 | 
					仅用于布氏硬度650HB范围内的密实部件的硬度测量 
				 | 
		
			| 
					冲击装置DL 
				 | 
					用于深槽槽底或型面(如齿面)等零件的测量 
				 | 
	
	时代集团公司生产的里氏硬度计独有的硬度值标定功能,为用户提供了简单实用的硬度值的修正方法,使得在硬度检测工作中直接由硬度计给出准确的转换硬度值。 
	表2常用冲击装置D/DC 的标定及测量范围: 
	
		
			| 
					冲击装置D、DC 
				 | 
		
			| 
					  
				 | 
					HRC 
				 | 
					HRB 
				 | 
					HB 
				 | 
					HV 
				 | 
					HSD 
				 | 
		
			| 
					STEEL and cast steel钢和铸钢 
				 | 
					17.9-68.5 
				 | 
					59.6-99.6 
				 | 
					127-651 
				 | 
					83-976 
				 | 
					32.2-99.5 
				 | 
		
			| 
					Steel锻钢 
				 | 
					\ 
				 | 
					\ 
				 | 
					143-650 
				 | 
					\ 
				 | 
					\ 
				 | 
		
			| 
					SWT.ST合金工具钢 
				 | 
					20.4-67.1 
				 | 
					\ 
				 | 
					\ 
				 | 
					80-898 
				 | 
					\ 
				 | 
		
			| 
					Stainless steel 不锈钢 
				 | 
					\ 
				 | 
					46.5-101.7 
				 | 
					85-655 
				 | 
					85-802 
				 | 
					\ 
				 | 
		
			| 
					GC.IRON灰铸铁 
				 | 
					\ 
				 | 
					\ 
				 | 
					93-334 
				 | 
					80-898 
				 | 
					\ 
				 | 
		
			| 
					NC.IRON球墨铸铁 
				 | 
					\ 
				 | 
					\ 
				 | 
					131-387 
				 | 
					\ 
				 | 
					\ 
				 | 
		
			| 
					C.ALUM铸铝合金 
				 | 
					\ 
				 | 
					23.8-84.6 
				 | 
					19-164 
				 | 
					\ 
				 | 
					\ 
				 | 
		
			| 
					BRASS(黄铜)铜锌合金 
				 | 
					\ 
				 | 
					13.5-95.3 
				 | 
					40-173 
				 | 
					\ 
				 | 
					\ 
				 | 
		
			| 
					BRONZE(青铜)铜锡/铝合金 
				 | 
					\ 
				 | 
					\ 
				 | 
					60-290 
				 | 
					\ 
				 | 
					\ 
				 | 
		
			| 
					COPPER纯铜 
				 | 
					\ 
				 | 
					\ 
				 | 
					45-315 
				 | 
					\ 
				 | 
					\ 
				 | 
	
	六.里氏硬度计操作规程 
	1.里氏硬度计属于国家强检的计量器具,使用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在有效检定期内,确认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被测试件表面需符合测试技术要求,平整、光滑,表面粗糙度应达到2um,且清洁不得有油污;重量在2-5kg的试件、有悬伸部分的试件、薄壁试件,应使用重量大小5kg的物体将其支承;重量小于2kg的试件,应使其与重量大于5kg的支承体紧密耦合。 
	3.根据被测试件形状,选择合适的支撑垫圈,装于冲击装置的端部。(曲率半径小于30mm的试件在测试时应使用小支撑环)。 
	4.将冲击装置插头接入主机插口,打开主机开关,接通电源,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如出现屏幕字符闪烁时,表示电压已低于额定工作电压,请关掉电源开关,需给电池充电。 
	5.按“SET
DATE”键输入日期:按数字键依次输入年、月、日,每项正确后均以 “ENTER AVERAGE”键结束,若输入中有误,每按一次“DELETE”键可删除一个数字。 
	6.按“PRINT”键的同时按数字键,进行测试代号的设置。 
	(测试代号在测试过程中要随时修改,不同代号代表不同位置)。 
	7.按“IMPACT
DIRECTION”键设置冲击方向。 
	8.按“H”键设置硬度制;一般选用HB。 
	9.直接按数字键进行材料代号设置。具体材料代号见仪器使用说明书,测硬度时,钢和铸钢的代号为“1”。 
	10.设置完毕后可先用标准试块对仪器进行校准,校准时合格后测试。 
	11.向下推动加载套,使冲击体被锁住;将冲击装置的支撑环定位压紧在被测表面,按动冲击装置释放钮,稳定工件、冲击装置、身体等,启动力通过冲击装置轴线,完成一次测试。若测试值显示“E”表示超出换算范围。 
	12.按“ENTER
AVERAGE”键,显示本组测试的平均值。  
	13.按“DELETE”键可查看前一次的测试结果,按“ENTER AVERAGE”键,可查看后一次的测试结果。 
	14.使打印机处于开启状态,按 “PRINT” 键,打印机将自动打印出各次的测试结果及其平均值。 
	15.测试结束后,再次对仪器进行校验,确定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处于正常状态。 
	16.仪器使用完毕,关闭主机电源开关和打印机开关,清洁仪器,释放冲击装置。 
	17.仪器在使用1000-2000次后,应取下支撑环,取出冲击体,用毛刷清理导管及冲击装置,但不得添加润滑油。 
	18.仪器每工作8-24小时充电一次,每次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