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测振仪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1、因仪器操作不当易出现的问题 
	
	
		  
	
	
		 ■ TV100、TV110、TV300插、拔传感器时,一定要在关机状态下进行------否则易导致仪器黑屏或死机。 
	
	
		  
	
	
		■ TV100、TV110充电时,一定要在关机状态下进行-------否则易烧坏保险管。 
	
	
		  
	
	
		 ■ TV100、TV110在不进行数据打印时,要把打印机关掉-------否则易导致数据丢失。 
	
	
		  
	
	
		 ■ 传感器上的胶片是防止漏磁的,用时要把胶片取下来-------否则易引起测量数据不准确。 
	
	
		  
	
	
		■ 由于测振仪传感器为精密部件,内部线圈受到强烈撞击易造成损坏,所以建议在平时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摔;特别是TV100、TV110、TV300建议在使用时,先把磁性吸座放到设备上,再将传感器拧到磁性吸座。 
	
	
		  
	
	
		■   用探针测量时,被测物的振动要在1000HZ以下------否则易引起测值不准,对仪器也没好处. 
	
	
		  
	
	
		2、在进行测量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合理选取测量部位,确保被选取的部位能够正确反映被测对象的振动特性。 
	
	
		  
	
	
		 其次,合理选取测量方向:确保传感器主灵敏轴和被测对象测量方向一致。 
	
	
		  
	
	
		 以电机为例:一般前轴选取3个测点,分为 X轴、Y轴、 Z轴、即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和轴向。同样,后轴在X轴、Y轴、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选取2个测点分别进行测量。 
	
	
		3、测值异常或测值不稳: 
	
	
		当发现测值异常或测值不稳定时,需确定以下两点: 
	
	
		⑴检查振动源振动频率是否在10Hz ~ 10KHz频带范围内; 
	
	
		⑵如果使用了磁性吸座,请确认以下三点: 
	
	
		a. 检查振动物体表面是否光滑、平坦,粗糙度是否小于Ra1.6; 
	
	
		b. 磁性吸座下的铁片和胶垫是否取下,磁力是否足够; 
	
	
		c. 检查磁性吸座和TSV-01测振探头是否拧好; 
	
	
		4、不测值: 
	
	
		测量时发现测值为“0”,即无法测值时,请检查以下两点: 
	
	
		 ⑴按照组件连接中的说明,确保各组件接插无误; 
	
	
		⑵检查相应主选参数的频带范围是否满足测量的要求; 
	
	
		5、不打印: 
	
	
		如遇到微型打印机不工作的情况,请检查以下两点: 
	
	
		⑴“打印机与电源”及“打印机与测振仪”是否接触良好; 
	
	
		⑵打印机是否处于“Ready”状态; 
	
	
		附录1:振动标准 
	
	
		 a.  机器振动分级表(ISO2372)
a.  机器振动分级表(ISO2372) 
	
	
		  
	
	
		  
	
	
		  
	
	
		  
	
	
		  
	
	
		  
	
	
		  
	
	
		注: (1)Ⅰ类为小型电机(小于15kW的电动机等);Ⅱ类为中型机器(15kW~75 kW的电动机等);Ⅲ类为大型原动机(硬基础);Ⅳ类为大型原动机(弹性基础)。 
	
	
		 (2) A、B、C、D为振动级别。A级好,B级满意,C级不满意,D级不允许。测量速度(RMS)值应在轴承壳的三个正交方向上。 
	
	
		b.大于1马力电机*大允许振动(NEMA MG1-12.05) 
	
	
		
			
				
					| 
							转速(rpm) 
						 | 
							峰-峰位移幅值(μm) 
						 | 
				
					| 
							3000 ~ 4000 
						 | 
							25.4 
						 | 
				
					| 
							1500 ~ 2999 
						 | 
							38.1 
						 | 
				
					| 
							1000 ~ 1499 
						 | 
							50.8 
						 | 
				
					| 
							999及其以下 
						 | 
							63.6 
						 | 
			
		
	 
	
		注: 对于交流电机,使用*高同步转速;对于直流电机,使用*大功率转速;对于串联和多用途电机,使用工作转速。 
	
	
		c.大型感应电机*大允许振动(NEMA MG1-20.52) 
	
	
		
			
				
					| 
							转速(rpm) 
						 | 
							峰-峰位移幅值(μm) 
						 | 
				
					| 
							3000及其以上 
						 | 
							25.4 
						 | 
				
					| 
							1500 ~ 2999 
						 | 
							50.8 
						 | 
				
					| 
							1000 ~ 1499 
						 | 
							63.6 
						 | 
				
					| 
							999及其以下 
						 | 
							76.2 
						 | 
			
		
	 
	
		以上两标准由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制订。 
	
	
		d.成型绕组鼠笼式感应电机*大允许振动(API STD541) 
	
	
		
			
				
					| 
							同步转速(rpm) 
						 | 
							峰-峰位移幅值(μm) 
						 | 
				
					| 
							弹性支座 
						 | 
							刚性支座 
						 | 
				
					| 
							720 ~ 1499 
						 | 
							50.8 
						 | 
							63.6 
						 | 
				
					| 
							1500 ~ 2999 
						 | 
							38.1 
						 | 
							50.8 
						 | 
				
					| 
							3000及其以上 
						 | 
							25.4 
						 | 
							25.4 
						 | 
				
					|  |  |  | 
			
		
	 
	
		本标准由美国石油学会(API)制订。 
	
	
		e.ISO/IS2373以振动速度幅值为根据的电机质量标准 
	
	
		
			
				| 
						质量级别 
					 | 
						转速(rpm) 
					 | 
						轴高-H(mm)*大速度振幅rms(mm/s) 
					 | 
			
				| 
						80 < H < 132 
					 | 
						132 < H < 225 
					 | 
						225 < H < 400 
					 | 
			
				| 
						N(正常级) 
					 | 
						600 ~ 3600 
					 | 
						1.8 
					 | 
						2.8 
					 | 
						4.5 
					 | 
			
				| 
						R(优良级) 
					 | 
						600 ~ 1800 
					 
						1800 ~ 3600 
					 | 
						0.71 
					 
						1.12 
					 | 
						1.12 
					 
						1.8 
					 | 
						1.8 
					 
						2.8 
					 | 
			
				| 
						S(特殊级) 
					 | 
						600 ~ 1800 
					 
						1800 ~ 3600 
					 | 
						0.45 
					 
						0.71 
					 | 
						0.71 
					 
						1.12 
					 | 
						1.12 
					 
						1.8 
					 | 
			
				|  |  |  |  |  | 
		
	
	
		注:表中所推荐的“N”级的界限值适用于一般电机。当要求机器的等级比表中列出的等级还要高时,可将“S”级的界限值用1.6或1.6的倍数除之,即成为该机器的等级界限值。 
	
	
		本标准给出了不同质量级别、不同转速和不同轴高电机的推荐振动极限。 
	
	
		附录2:振动频率与可能的原因 
	
	
		表:振动频率与可能的原因 
	
	
		
			
				
					| 
							与主轴转速 
						 
							相关的频率 
						 | 
							*可能的原因 
						 | 
							其它可能的原因 
						 | 
							说明 
						 | 
				
					| 
							一倍频 
						 | 
							不平衡 
						 | 
							
								轴套、齿轮、皮带轮偏心 
							
								轴不对中或轴弯曲(如果轴向振动偏高) 
							
								传动皮带故障 
							
								共振 
							
								往复力 
							 | 
							  
						 | 
				
					| 
							二倍频 
						 | 
							机械松动 
						 | 
							
								不对中(如果轴向振动大) 
							
								往复力 
							
								共振 
							
								传动皮带故障(如果频率为两倍皮带转速) 
							 | 
							  
						 | 
				
					| 
							三倍频 
						 | 
							不对中 
						 | 
							  
						 | 
							通常同时有不对中及轴向间隙过大(松动) 
						 | 
			
		
	 
	
		  
	
	
		  
	
	
		续表:振动频率与可能的原因 
	
	
		
			
				
					| 
							与主轴转速 
						 
							相关的频率 
						 | 
							*可能的原因 
						 | 
							其它可能的原因 
						 | 
							说明 
						 | 
				
					| 
							低于一倍频 
						 | 
							油膜涡动(频率低于1/2倍频) 
						 | 
							
								传动皮带缺陷 
							
								干扰振动 
							
								低次谐振 
							
								“差拍”振动 
							 | 
							  
						 | 
				
					| 
							电源同 
						 
							步频率 
						 | 
							电枢故障 
						 | 
							电器故障包括转子断条、转子偏心、三相不平衡和气隙不对称等 
						 | 
							  
						 | 
				
					| 
							二倍电 
						 
							源频率 
						 | 
							扭转脉冲 
						 | 
							  
						 | 
							少见,除非受击引起共振 
						 | 
				
					| 
							高倍频 
						 | 
							齿轮缺陷、流体动力、机械松动、往复力 
						 | 
							
								N倍频(N为有缺陷的齿轮的齿数) 
							
								N倍频(N为泵或风机叶片数) 
							 | 
							可能出现2、3、4倍频,如松动严重可出现更高倍频谐波 
						 | 
				
					| 
							高频(非倍 
						 
							频关系) 
						 | 
							润滑**的轴承 
						 | 
							
								气穴、紊流引起随机的高频振动 
							
								径轴承润滑不当(由于摩擦引起的振动) 
							
								摩擦 
							 | 
							轴承的振动可能(在幅值和频率上)是不稳定的 
						 |